近日,有农民工讨薪反被威胁“你玩儿得过X局吗?”,之后无奈只得向媒体求助,希望借助社会舆论来拿到薪水。此事发酵以后,在网上引发舆论热潮,最后涉事人道歉并被停职,农民工也收到了工程尾款。整件事看似有了满意的结局,但是这背后的问题仍旧值得我们反思。
农民工讨薪未果反被威胁,这件事反映出的是一些国企和牛企的强势,以及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受损时,缺少求助的渠道,若是不加约束,就会形成马太效应,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。
企业的强势地位会造就规则真空。大企业有雄厚的资金,有强大的工作团队,相比之下农民工就算是弱势群体,确实没法与之匹敌。久而久之,如果没有更多的法律约束,就会使强者越强,其地位便难以撼动。缺少维权渠道,会使弱者更弱,最后不敢维权。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不许拖欠农民工工资,但是农民讨薪,几乎仍是年年见报,而多数时候,他们都是靠着社会舆论的帮助才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可以想见,当没有足够的舆论资源时,这些弱势群体又该如何发声?当合法权益收到损害时都求诉无门,或者求诉之后仍不得解,那人们又何来幸福感,又何来满意度,又如何安心参与城市建设?
所以,要建立长效机制,多方发力,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。首先,增加监管强度,加大惩罚力度。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,企业担负着保障就业,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,特别是国企,更应该起到表率作用,在企业监管制度上要时时自查自纠,维护好自身形象。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,相关部门应要求他们连本带息补齐工资,同时要按拖欠金额划分惩罚力度,进行惩戒。然后,拓宽农民工维权渠道,降低维权成本。除了利用网络舆情和社交媒体,还可以由政府组织追缴薪水。比如开通网线上“欠薪线索平台”,一旦收到并核实欠薪线索,则成立专办小组进行督办。最后,建立企业黑名单,帮助民工选择,倒逼企业自律。政府开设专门的企业平台供农民工参考,将欠薪企业“黑名单”常态化,减少欠薪企业的贷款和政策支持,倒逼企业自律。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,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,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计划目标,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,关乎人民幸福,也关乎社会公义。